甘肃艺考培训的小编觉得关于艺术的学习,不是我们老师说了什么样学生就怎么样学习才能的到答案的。创作的训练中,考生经常遇到“感受化”的指导。考生读完稿件,老师说,你没有交流感,没有对象感,缺乏新闻感,请你再去找一下感觉。学生一听,老师你说得对!这种指导,从逻辑上看无懈可击,每一句话都是对的,但仔细一想,全是废话!因为你知道了感觉,却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。
播音创作既是科学,也是学科,和语音发声的学习一样,我们也需要四步走:
..步:形成规范的播音创作方法
所有的播音创作,都是有规范的。例如:语法关系上,并列、对比、递进、转折、承接、因果,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高低强弱、轻重缓急、松紧虚实、快慢停连。
情感处理中,人类的情感很丰富,主要是层级丰富,而不是类型丰富,人类的情感类型,无非爱恨悲喜惧欲急冷怒疑,每一种情感都会有与之对应的气流、口腔、声音、呼吸等方面的精准控制。
第二步: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
不要抽象的“感觉”,要精准地理性分析缺乏对象感,只是一种抽象感觉,理性分析,其指向包括:节奏单一、匀速前进,句尾语势固定,声音形式缺乏变化,送气量过小、声音传播距离太近等方面
缺乏交流感,也是一种抽象感觉,理性分析,指向包括:完全以标点符号为参照、没有标点符号以外的停连控制,每一个字的音程趋同,或是在新闻稿件播读中,采用单一的加重着力表达强调等原因造成的。
没有新闻感,依然是一种抽象感觉,我们从来没有要求学生要有“新闻感”,甚至许多台里的播音员,被要求丢掉新闻感,好好说新闻。但如果太不像播音新闻了,往往是气息缺乏弹发跳跃感、横膈肌无力,快慢节奏与轻重缓急单一。
第三步:形成有针对性的、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
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,形成有效的训练方案,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不同的,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表达特点设计方案,这里不再一一列举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阶段,要形成对稿件播读方式的精准判断能力,备稿时间可以长一些,多思考,多划标记,培养语感。
第四步:形成正确的语感
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考生可以明显感觉到备稿时间一步步缩短,开口播读的准确率显著提升,无需多次试错,几分钟备稿之后,就能准确设计高低强弱、轻重缓急、松紧虚实、快慢停练,精准表达语意和情感,这就是语感。
4思维与表达
训练评述,没有套路。每一位艺考生都受过高考作文的训练,起承转合引章用典,都有套路,遵循套路,高分唾手可得。然而,艺考的竞争远比高考激烈,高考一分一操场,而艺考中,一分就是过和没过,有效名次和无效名次的差别。